面对 25% 加征关税这把双刃剑,我们有何应对之道?

与非网 中字

自特朗普政府在5月中旬将华为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后,陆续又有大量国内企业被列入。根据实体清单的规定,只要销售给中国的产品涵盖的美国技术超25%,就会被禁止,包括制造地为美国、技术源于美国超过 25%都算在限制范围内。

如今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而在中美科技长期对决的大势下,这一禁令或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这对于华为或其它列入实体名单的国内企业的供应链厂商而言,25%成了一个“紧箍咒”。

计算其实极为复杂

根据美国法律,如果根源在美国的技术发展,就会被计入属地比重,范围包括IP与相关核心技术,若美国成分超过25%,就会受到美国法律的管辖。

在中美两地开展业务的某著名律师事务所律师山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5%的认定很复杂,涉及很多细节,涉及元器件、软硬件、材料等等不一而足,而且软硬件不一样,实际操作也相当复杂。

拿电脑举例,山景介绍,哪些芯片、元器件源自美国,哪些材料或软件等在出口管理清单中,每一部分市场价值多少,都要进行详实和复杂的计算,看源自美国零部件的价值是否超过25%,而且这一计算过程需要向美国商务部报备,获得认可。

当然也存在一些通融空间。山景提到,A公司生产了一个板子,有美国芯片并且含量超过27%,按规定是不能卖给华为的,而A公司向美国商务部申请一个特殊的许可,如果商务部判定27%也可以卖,那就会颁发许可证,否则就不行。

“这其中的一个复杂因素还在于,比如电脑主板中的电阻电容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器件销售,还是组成一个主板销售,供应链的细节要体现,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山景补充说。

有无特殊情况?

而这种25%的禁令,也要分不同情况对待。

比如销售某芯片:1.从美国直接卖到中国;2.通过第三方卖给中国,3.集成到主板上卖到欧盟、日本、加拿大、印度等非敏感地区之后,再卖到中国。

如果这一芯片是受管制清单产品,源自美国芯片价值超过总价值的25%,那么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都受管制,而第三种方式也叫Second Corporate Route,依据不同情形,或不受这一限制,但同时有诸多苛刻的条件要满足。

比如,美国元器件卖到欧盟组装成主板,主板再卖到中国组装。如果主板是通常的商品,假设主板1000美元,而美国元器件价值已经500美元,但也不算超过25%之类禁售之列,而算是欧盟产品,是一特例。

但这一通常的含义十分敏感。山景表示,一则中国公司不能与欧盟供应商有过任何书面协议,比如说只需要主板上的某一款芯片,如果存在这种沟通或条款,那么特例即不成立;二是欧盟供应商主板采用的是多年通用的芯片,没有改变通用的做法,没有专门换某种特殊定制的芯片,这才能满足例外规则。

违反规定有多严重?

25%是一个严格责任标准,厂商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违反这一规定都要受到处罚。

该处罚分为刑事和民事处罚,如果有证据表明是明知故犯那就是刑事处罚,如果不知则是民事处罚,处罚标准是罚款30万美元和交易量的双倍,同时还可能加到实体清单中,后果同样严重。

而且,这一惩罚是针对双方的。

“如果企业想持续进行商务合作,则要尽早与律师联系,做一个全面的尽调,哪些产品涉及美国关键技术,哪些涉及管制清单产品。最简单的方法是找供货商要,看产品是不是在清单上,但同时自己也要测算,要做独立分析和判断。”山景强调。

早做打算

应对这一局面,山景提出的建议是,务实一些客观一些,尽早准备。

一方面中美科技之战或将是长期战;另一方面,要想长久进行商业合作,在合规的范围内仍可维系。

涉及的公司要找专业的律所进行合规的详细的尽调,把所有产品都仔细研究一遍,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毕竟计算很复杂,涉及很多细节,比如二次集成哪些地方该算还是不用算,什么情况细节可以跳过等等,这样可避免较大的误差。

通过计算之后,就能知道哪些产品没有风险,是小于25%的;哪一些可能高于25%,但超出不多,可依据产品性质看是否值得向商务部申请许可;哪一些超过25%且太敏感,那就不能销售。这样心中有数,不能等事情发生了,再去被动应对。

而从长远来看,美国虽然可利用25%来遏制华为或国内其他列入实体名单公司,但这些公司为了业绩,或减少采用美国的产品和技术,或将美国零部件替换成非美国零部件,25%真的是双刃剑。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