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面对巨大的物联网市场,华为和联发科的重要拓展市场将重合,而两家是中国最大的手机处理器研发企业,且在全球半导体企业排名当中的位置相近。虽然一个是系统厂,一个是无晶圆厂,但从目前双方的芯片布局上看,华为和联发科在多个领域必然会有一战。
手机芯片市场打响第一枪
在两家的手机芯片发展历程中,联发科是相对较早进入这个领域的厂商,在2001年就做出了从光驱动芯片转向手机芯片的决定。
在功能机时代的最后几年和智能手机时代的前几年,联发科是手机领域的绝对王者,国内无论是中华酷联,还是天语、TCL、长虹等老牌厂商,都用它的手机芯片。
而成立于2004年的华为海思,直到2009年才推出K3处理器这款试水作品,与展讯、联发科同时竞争手机市场,初战告败。但华为不气馁,随后又推出了K3V2,并将其用在其手机上。
K3V2号称是当时全世界最小的四核A9构架处理器,性能上与当时主流处理器,如三星的猎户座Exynos4412相当,但还是比不上联发科在2013年底发布的MT6592,其在性能、功耗、兼容性等方面占优。虽然各方面都略有不足,但是这仍旧是属于华为芯片的重大突破。
从MT6595的诞生,可以明显看出联发科想要摆脱廉价低端的形象,向中高端转型,不过其GPU图形处理能力、通信基带仍然是弱项。
反观麒麟920,作为华为第一款高端处理器,它交出了一份近乎满分的答卷,搭载这个芯片的华为Mate7大卖,从此华为拿到高端市场的号码牌。而联发科却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电视芯片再次针锋相对
电视芯片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其营收达到约17亿美元,同比增加6.2%,净利润34.16亿新台币,毛利率更是达到40.7%创下三年半以来新高。
2013年,华为海思协助创维推出了首台自主研发的OLED电视。而后其电视芯片开始得到发展,不仅是国内厂商,就连夏普也是海思的合作对象。到2017年,华为海思电视芯片已占据国内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领先于联发科。
如果继续采用华为海思的芯片,就可能导致自己的研发进度被华为所知,有利于华为电视业务与其竞争,这不是厂商们希望看到的,因此最终受益的或是紧随其后的联发科。
而联发科于近日发布了旗舰级智能电视芯片S900,该系列芯片支持8K视频解码与高速边缘AI运算。采用联发科S900芯片的设备还将支持声纹识别、本地语音助理等功能,并可通过NeuroPilot平台连接智能设备,作为AIoT的控制中心之一。
外部电视厂商暧昧的态度与联发科新品的量产,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华为海思形成了极大的压迫感,这一场电视芯片战斗最终谁会胜出成了未知数。
联发科进军物联网市场
随着物联网的逐步落地,各种应用对具有高性能、低功耗AI芯片的需求愈加突出,因此各种专用的ASIC人工智能芯片不断涌现出来,这也成为了发展趋势,因此联发科开始押注ASIC设计服务。
2018年初联发科正式宣布大力拓展ASIC设计服务业,这也是基于联发科20年芯片设计经验和IP积累,以及市场需求做出的决定。服务对象主要面向系统厂商和IC设计公司。为此联发科成立了一个独立的事业部来发展这种模式的业务。
去年6月底,联发科推出了旗下首款NB-IoT系统单芯片(SoC)——MT2625,并打造了业界尺寸最小(16mmx18mm)的NB-IoT通用模组,以超高集成度为海量物联网设备提供兼具低功耗及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该方案支持3GPPNB-IoT(R13NB1,R14NB2)的450MHz-2.1GHz全频段运作,适合全球范围内智能家居、物流跟踪、智能抄表等静态或移动型物联网应用。
只要联发科能够在高端上站得住脚,那么重新崛起是必然的事情,不过,目前5G以来,物联网芯片市场会很大,也许联发科也未必一定要在高端芯片上进军,做好物联网市场,也是未来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