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美国的一纸“禁令”让我们意识到了芯片的重要性。伴随着华为事件的不断发酵,中国在半导体领域开展了一场集体自救行动。
虽然目前已有华为、小米、百度、阿里等企业相继推出了自己的芯片,但其技术成熟度仍远远落后于英特尔、三星等行业巨头。
我们都知道,芯片的发展不是简单的设计与制造,更重要的是包括硬件、软件、应用等在内的全产业生态链的打造。所以,国内IC产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全方位的。
自主研发:打破垄断的不二法门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子产品制造产业日趋成熟,我国MCU市场已经跨过了高速增长期,开始步入平稳增长的市场阶段,并且市场成熟度正在不断提高。据IC Insights预测,2022年中国MCU市场将达到320亿元人民币,未来3-5年中国MCU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8-10%。与此同时,当前国际贸易形势进一步加速了国产化需求,国产MCU厂商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不过,在这一领域,全球排名前十的供应商里似乎还未出现中国厂商的身影。对此,上海灵动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王维认为,尽管MCU市场容量很大,但目前许多国内厂商仍是在入门级的产品里面作比较。近年来,国家提出的“产业升级”、“自主可控”、“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其本质都是希望推进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我们应该把握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努力提高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
国内厂商如何实现自我突破?王维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产品研发要有战略前瞻性,要看到3-5年后的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二是要全面提升产品研发能力,“虽然现在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但高端芯片人才仍然匮乏,只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才能提升整个产业的设计能力”。
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发布的《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统计(WWSEMS)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712亿美元,同比增长19%,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大陆以187.2亿美元的销售额,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这反映出,中国在推动半导体国产化、加大高科技产业发展力度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虽然中国半导体行业整体销售规模持续扩张,但不可否认的是,半导体材料及设备依然严重依赖进口。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竞争格局中,目前仍以美国“一家独大”。而近几年美国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制裁,已经让很多国内企业都身陷囹圄。
为快速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去年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在王维看来,新政策的落地将长期利好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助于加速半导体国产化进程。因为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只有补齐半导体产业发展中的短板,才能促进整个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产替代:市场步伐将不断加快
如果说国产化替代是一场战争,那么CPU、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硬件就是自主可控的“正面战场”。其中,操作系统作为软硬件纽带,在安全领域扮演着核心地位。而发展本土化操作系统,则是国家网络安全的基础和保障。
据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行业事业部华南大区总经理陈浩介绍,为满足企业应用及党政军关键业务设计开发,统信公司打造了UOS国产操作系统。这款操作系统不仅结合了国内大多数操作系统的优势,还支持龙芯、飞腾、申威、鲲鹏、兆芯、海光,以及x86等CPU平台;同时内置了一些常规组件,比如日程、输入法、浏览器、计算器、音乐播放器、视频播放器等,能够满足企业级用户对服务器高性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要求。
为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统信UOS采用了开源共创社区研发模式,旨在鼓励上下游产业链厂商和技术人员参与研发工作贡献代码,共同打造符合行业用户需求的安全、易用、稳定的操作系统产品。
这种开源模式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更改变了整个世界。正如陈浩所言,国产操作系统必定是一个开放的生态。“国产化并不是终点,也不是目标,它只是一个市场的起步阶段,最终中国的信息产业是要走向全球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立足中国、走向国际,所以我们坚持构建开放生态,用开放的姿态去迎接整个世界。”
可以预见,近年来在开源操作系统生态不断成熟的背景下,我们的国产操作系统依托开源生态和政策东风正在快速崛起。目前,以统信公司为代表的UOS国产操作系统已经趋于成熟。随着产业生态的迅速发展,操作系统国产化进程有望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