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市值千亿的半导体公司诞生了。
投资界8月18日消息,格科微成功登陆科创板,此次IPO发行价为14.38元/股,开盘大涨185%,开盘市值超1000亿元。
在格科微的背后,是一位清华理工男成功逆袭的故事。1985年被保送至清华大学的赵立新,在硕士毕业后,开启了海外工作生涯。2003年,赵立新决心回国创业,带着高中同学投资的200万美元,他杀入图像传感器领域,创立了格科微。从低端市场起家的格科微,历经18年时间,终成长为半导体的一颗参天大树,CMOS图像传感器出货位居全球第一。
华登国际与格科微的故事,同样是一场15年的长跑。华登国际董事总经理黄庆依然印象深刻,2006年正值手机摄像头市场崛起,作为中芯国际的重要合作者,格科微进入到华登国际的视线之中。创始人赵立新坦诚、果断、全面的特质,打动了黄庆,因此在格科微遭遇友商倾销产品的困境下,华登国际毅然出手投资,至今仍是第一大机构股东。
历经34年,华登国际见证了中国半导体的风雨历程,缔造出一张庞大的半导体版图——中芯国际、兆易创新、中微股份、矽力杰、思瑞浦等芯片巨无霸的名字赫然在列。一路走来,黄庆感慨良多:“我们深知,以半导体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是万万急不得的产业。”干这一行,板凳要坐十年冷。
60后清华系创始人
创业18年IPO敲钟,市值1000亿
格科微的掌舵者是一位清华学霸——赵立新。
1966年,赵立新出生于湖南省的一座县城。小时候,赵立新家的经济条件不好,为了贴补家用,他和父亲一起摆过地摊、组装过自行车。虽然家境贫穷,但赵立新自小成绩优异,1985年获得了全国物理、化学竞赛奖项以及全国青少年创新发明一等奖,凭此被保送至清华大学。
本科毕业后,赵立新加入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工作3年后,又读了研究生。在拿到硕士学位后,赵立新觉得要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便出国工作。他先后在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公司、美国ESS公司、UT斯达康从事传感器相关工作。多年的工作经历,让赵立新对芯片测试、软件、电路设计、工艺都有所了解,并且他强烈地预感到未来传感器领域一定大有作为。
彼时,UT斯达康有一位高管去中国做投资,他建议赵立新回去看一看。于是,带着满腔的报国热情,赵立新决定回国创业。回国后,他恰好遇到一位高中同学,正是这位同学毫不犹豫给他投资了200万美元,解决了创业的启动资金。
“2003年拿到200万美元,一条线杀回中国,是很传奇的。我将国外打工多年的积蓄投入创业,加上同学的支持、妻子的理解,公司前期总共花了600万美元。”赵立新曾回忆。
在这样的背景下,格科微上海于2003年9月正式在浦东张江成立,主要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和显示驱动芯片研发设计和销售。
彼时,正值中芯国际想做图像传感器,格科微凭借着技术优势入围候选合作伙伴之一。最终,只有格科微做出了成功的产品,而其他候选公司都失败了。自此,中芯国际将研发资金集中投入了格科微,格科微也一举成为中芯国际在国内最大的客户。
2006年10月,格科微“四晶体管”工艺的像素技术研发成功。在此工艺基础上,格科微分别推出了GC0307、GC0309、GC0308三款芯片并迅速被市场认可,这一系列产品也为格科累计创造销售收入10亿美元。
从低端市场起步的格科微,始终没有停止科技创新的脚步。在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格科微独创了COM封装工艺;在显示驱动芯片领域,格科微自研的COF-Like创新设计则能够以传统COG工艺实现与COF工艺相媲美的高屏占比。
乘着市场的东风,格科微迅速发展壮大。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按出货量口径计算,2020 年,格科微实现20.4亿颗CMOS图像传感器出货,占据了全球29.7% 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
今天,格科微终于成功登陆科创板,首日开盘大涨185%,开盘市值超1000亿元。“每一场都是硬仗。”赵立新回忆格科微的一路艰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是生就是死,而格科微就是从生死线一次次徘徊向前。”
一场15年的长跑
华登国际又缔造一笔经典案例
华登国际的这一笔经典投资要从15年前说起。
时间回到2006年,正值中国手机快速成长的一波浪潮,手机摄像头开始成为标配,图像传感器也因此变得愈发重要。华登国际团队注意到了这个新兴领域,这家专注半导体的VC机构判断,手机摄像头芯片在国内是刚需,潜在市场是一定存在的,就看有没有人能真正做出来。
随后,当时已经是中芯国际重要合作伙伴的格科微,进入到华登国际的视线。这里有一段渊源:华登国际恰好是中芯国际重要的早期投资方和董事之一,因此更为顺利接触到格科微团队。不过在正式出手前,华登国际也有过一些顾虑——彼时,中国半导体行业正处于低谷期,一些业内朋友曾劝黄庆,要慎重考虑这笔投资,因为格科微日后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是国外那些拥有自建工厂的巨头。
但在黄庆看来,这并不是格科微当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最终成为国外巨头的对手,那反而证明格科微已经杀出重围。他向投资界回忆,决定是否投资格科微的核心问题,在于创始人赵立新究竟能不能带领企业把这件事做成。
经过多次沟通,黄庆发现赵立新是一位非常全面的创业者,能深入了解企业涉及的每个环节,集芯片工艺、设计、销售等能力于一身。这里有一个小细节——华登国际内部讨论时,一位投委曾问黄庆:为什么要投格科微?“市场模式清晰,缺一个能做出产品的人,而赵立新就是那个人。”他给出了简单而又直接的答案。
最终,华登国际于2006年9月完成了对格科微的A轮投资。但中间也曾出现一个小插曲,华登国际在做完对格科微的尽调后,即将签协议打款之时,却突然接到了赵立新的一通电话。在电话那头,赵立新坦诚地告知一个消息:格科微之前的一些订单被取消了,因为有竞争对手开始倾销产品。“赵立新问我们还投不投,说这种情况不投也可以。”黄庆回忆,自那一刻起对赵立新又多了几分敬佩。
后来,在弄清楚格科微只是遭遇短期订单问题后,黄庆认为还是要坚决投。在他看来,一位创始人能有如此底气开诚布公,就值得投资人支持与信任。事实证明,黄庆与华登国际的选择没有做错。
华登国际的毅然出手,也让赵立新备受感动。在他看来,格科微与华登国际之间非常匹配,像陈立武、黄庆等华登国际核心成员都是创业者出身,对半导体有很深厚的理解,能与他产生很强的共鸣。“华登国际给我的印象是低调和务实,他们不只是考虑投资半导体能有多大的回报,而是更看重投资所创造的长远社会价值。这种对中国半导体事业的满腔热忱,是其它VC少有的精神。”
陪伴格科微一路走来的华登国际,收获了第119个IPO。时至今日,格科微的发展早已超出黄庆的预期,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挑战国际巨头。据悉,落户上海临港新片区的格科微“12英寸CIS集成电路特色工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已经结构封顶,迎来竣工重要节点。“投产之后,格科微将拥有自己的高端产品,到那时大家势必要对格科微刮目相看。”黄庆满怀期待。
“格科微与华登国际还有很多事情要一起完成,我们会共同推动中国半导体走向世界,也希望能在华登的支持之下,格科微能变成一家在全球具有创新力的公司。”赵立新同样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