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易创新遭减持,中国芯片如何对抗“周期劫”?

巨潮商业评论
关注

02

成长性对抗周期铁律?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问鼎全球,然而在车规级半导体领域仍然受制于人。

2021年初至今,“缺芯潮”席卷全球,而MCU(微控制单元)缺货最为严重的一环。

随着下游物联网和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中国MCU市场在2021迎来新的爆发点。

瑞萨电子、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等MCU巨头,因地震、火灾、暴雪、罢工等原因,产能受到限制,而此时下游需求持续强劲,使得MCU市场整体供不应求。

兆易创新2020年MCU业务实现营收7.55 亿元,排名国内第四。而今年上半年MCU业务营收就飙升至7.97 亿,同比增长222%,超越去年全年水平。

整个行业缺货严重,A股市场MCU芯片企业股价早已被点燃,士兰微、中颖电子等年内区间最高涨幅超1.5倍,兆易创新自3月份的低点最高也已翻倍。

兆易创新旗下MCU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医疗设备、安防监控、汽车仪表、耳机、家电等领域。但相比意法半导体、瑞萨电子等巨头,无论在体量规模还是工艺技术方面,都还有不小的差距。

比如在门槛更高的车规级MCU市场,难觅中国企业的身影,全球市场由海外厂商垄断。瑞萨电子、恩智浦、英飞凌、赛普拉斯、德州仪器、微芯科技、意法半导体7家企业瓜分了98%的市场份额。

汽车电子是MCU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占比超过三成。而一辆传统汽车需要用到70颗以上的MCU芯片,智能汽车的需求量甚至超过300颗。

最新财报显示,兆易创新第一颗车规级MCU产品已流片,预计年底提供样品供客户测试,力争2022年中实现量产。兆易创新将自己定义为“MCU百货商店”,但这并不能一蹴而就地实现。

芯片产业一直夹杂着外交对弈、需求与短缺之间的激烈博弈,但同时也展示出强大的爆发力。其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产业价值,是持续成长的基石所在。

但短期来看,芯片产业不得不面对周期困境。比如,2020年兆易创新就陷入低增长泥潭,该年度扣非净利润为5.55亿,同比下滑1.79%。

这对芯片企业提出新的要求,全球来看,拥有光刻机的阿麦斯,独霸世界最先进制程的台积电,他们用技术壁垒熨平周期风险。

芯片对于当下的中国拥有无比重要的重要战略意义,敦促着政策面帮助芯片行业应对“周期劫难”。中国芯片产业行至半山腰,国家级资本的支持,财政税收政策的扶持,产业政策的引导,都是助其行稳致远的关键。

03

写在最后

就在减持前3天,兆易创新公布了一份亮眼的半年报,营收净利都翻倍增长。

作为民族芯片界的领头羊,兆易创新在全球NOR Flash 市场排名全球第三,并投资合肥长鑫切入DRAM存储器市场,国内MCU市场前三;触控芯片全球第四; 指纹芯片全球第三。

可以看出,兆易创新形成了“存储+MCU+传感器”三足鼎立的业务布局,当下的兆易创新基本盘还是持续向好。

这也构成了芯片产业在中国的一个缩影: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在强势的竞争对手面前站稳脚跟。大基金作为“产业引导”陆续推退出多个项目,也证明了很多中国芯片企业已经具备了独立生存的能力,中国芯已经不再像几年前那般孱弱。

产业奇迹在过去几年真实地上演了,但这仍无法规避最无情的周期铁律。一个行业的欣欣向荣,完全可以和这个板块的杀跌同时发生。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