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大半导体公司Q3财报出炉,我们可以看到上一季度营收第一的半导体公司依旧是三星。在业务增长方面,英伟达表现最为亮眼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22%,英特尔同比增长在十家企业中排名最后,仅为5%,环比下降2.2%。在盈利能力方面,德州仪器仍是毛利率最高的企业,而存储行业的毛利率增长最快。Q3季度仅有高通台积电的毛利率同比下降,其中高通下降最多,这与两家公司成本的增加关系密切。以下是对于几家半导体大厂Q3财报分析后,发现的一些结论。
存储业务展现高增长,但库存仍处于低位
Q3三星半导体业务收入约224亿美元,同比增长40%;领先了过去的王者英特尔30亿美元。
三星业绩的良好表现得益于存储市场的景气,随着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发展,数据中心、交通、医疗、制造、安防等领域对存储的需求持续保持旺盛。可以看到,除了三星同为存储巨头的SK Hynix、美光科技在Q3分别迎来了45%和37%的业绩增长。
我们可以看到包含存储业务的企业的毛利率在今年Q2都达到了45%,(三星半导体业务的具体财报尚未披露,暂无数据),同比增长都超过了10%。在景气的市场周期下,这三家企业都宣布了扩产计划。
今年上半年,三星在西安的工厂的二期项目已经完成扩建,总投资150亿美元,二期项目主要制造闪存芯片;同时,三星也宣布将会扩建平泽P3工厂,有望在2022年3月导入生产设备。海力士方面,海力士计划以600亿收购美国的NAND业务,这一收购案目前还在等待中国审批。此外,海力士在今年以约38.3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在2004年因财务困境出售的启方半导体,以使得代工厂的产能达到20万片/月。10月,美光科技宣布将会在十年内为存储器的制造和研发投入超过1500亿美元。消息称美光的这项计划包括扩大在美国的晶圆厂规模,并有可能在日本新建一座DRAM芯片厂。
不过在对下一季度的预期中,美光将营收调整为74.5~78.5亿美元,环比减少8%。美光认为由于PC OEM客户其他零部件的短缺会影响存储芯片的采购,存储芯片的出货量可能会出现下降。同时海力士、美光都表示公司的库存处于低位,美光Q3库存价值45亿美元,周转天数84天,低于正常95-105天的水平。
高通和台积电为何毛利率下降?
几家大厂的毛利率整体来说都呈现上涨趋势,除了台积电与高通。台积电与高通毛利率的下降可能与两家公司业务扩展有一定的关系。
11月11日,台积电与索尼联合宣布将在日本合资新厂,除了日本,台积电还与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协商建厂的事,张忠谋对此曾警告,政府将晶圆厂引入本国可能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台积电第二季度利润不如预期同比,毛利率仅为50%。台积电毛利率的下降与台积电近期投资扩建关系密切,摩根士丹利曾预测明年可能会降至50%以下。
虽然同比来看台积电Q3的毛利率有所下降,不过对比Q2来说,台积电Q3并未如分析师预期般低迷。台积电Q3净利润环比增长16.3%,毛利率环比上涨1.3%。值得注意的是,台积电的智能手机平台的业务环比上升了2个百分点,这与苹果在9月推出了搭载A15芯片的新品不无关系。
高通的财报显示,第四财季(到9月末)净利润为27.98亿美元,同比下降了5%,但高通的整体营收达到93.36亿美元,创下Q4营收新高。值得注意的是高通的QCT(芯片)业务营收达到77.33亿美元,同比增长56%,净利润24.64亿美元,同比增长143%。
手机业务仍是高通芯片业务中收入占比最高的业务。上季度多家手机厂商发布新品,使得高通的骁龙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21%,手机芯片业务营收46.86亿美元同比增长56%。但物联网业务是高通芯片业务中增长最高的业务,IoT业务达15.4亿美元,同比增长66%,也成长为高通芯片业务中占比第二的业务。
可以说高通的整体业绩表现都很亮眼,而芯片业务中非手机业务的增长也符合高通预期。高通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成本的增加,高通财报显示2021财年,高通员工人数增加了约4000人,研发费用高达71.76亿美元,同比增加20%。高通表示将会通过其在移动和智能互联的优势方面在物联网业务上进行布局。
营收增长5%,英特尔Q3仍未王者归来而这一季度,英特尔依旧没有拿回Q2失去的第一位。
英特尔的客户端计算事业部收入97亿美元同比下降2%,对此英特尔表示受缺芯影响,导致出货量下降。与此同时,英特尔数据中心业务以10%的增速,营收达到了65亿美元。
疫情恢复后物联网市场增长强劲,IOTG营收10.42亿美元,同比增长54%,经营性收入2.76亿美元,同比增长超352%,IOTG成为增长最快的事业部。
英特尔在业绩预告中表示因为公司的投资计划,未来几年公司的毛利率将会下降到51%~53%,接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些投资包括IDM2.0计划、先进制程上超越台积电。总结
整理各大厂财报后我们发现,物联网正在成为半导体产业的下一个增长点。因此与物联网市场相关的数据中心、通讯、存储等相关业务的需求仍会保持强劲。在这一趋势之下,各大厂商必然会有下一步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