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桐柏 西泽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不止是我国向全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我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民族复兴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金融界服务于国家“双碳”战略,除了在微观层面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业务,更具有宏观价值的使命是在当今去美元化的浪潮之下,打造出“绿能人民币”,推动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
一、双碳目标背后的大国战略考量
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其背后的逻辑绝不仅仅是在绿色发展领域承担国际责任,而是保证我国可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占据主动权、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重大战略。
一是破除石油依赖,保障能源安全。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这在经济逆全球化、中美摩擦不断的背景下,成为我国经济安全的主要薄弱环节之一。打造“双循环”新格局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那么石油产业链从源头上就存在不可控隐患,除了开辟多条石油输入管道以外,降低石油在我国能源消耗当中的占比就成为重要发展方向。这就是“双碳”目标背后的第一重战略意义,也是最为现实的任务。
二是占领未来全球产业体系的制高点。能源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能源体系的变迁也引领了全球的经济格局、产业格局以及国家竞争格局。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建立了以煤炭为核心的能源体系,催生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也成就了英国的“日不落帝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建立了以石油为核心的石化能源体系,把工业经济带入了油气时代,而石油也成为了“现代工业的血液”。当前,全球各国在碳减排的共同目标之下,致力于发展绿色能源和绿色经济,正在供给与需求两端同时调整着能源结构。全球经济正在进入第三次能源体系变革期,而其背后则代表着全球产业结构的重构,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塑。所以,我国提出“双碳”目标的背后,是要抢占未来全球能源体系的制高点,从而在全球产业竞争当中获得更大的优势。这是“双碳”目标的第二重战略意义,也是更加远大的任务。
三是打破美元霸权地位,谋求国际金融环境的自主可控。美国凭借美元霸权,在全球收割铸币税,一直严重影响我国的货币主权。而且全球化的美元结算体系使得我国在中美摩擦当中,时刻承受着美国长臂管辖和金融制裁的威胁。特别是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美国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全方位的超级制裁(Mammoth Sactions),其中金融制裁手段就包括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踢出SWIFT系统,甚至是没收俄罗斯人的海外资产等。在此背景下,我国必须未雨绸缪,做好战略对冲的准备。
美国能够频频动用金融制裁工具,无非是基于美元霸权地位,而美元霸权又源自于石油美元。我国如果想打破美元垄断,就要打造新的全球大宗商品货币。而当前这一轮能源体系变革,恰恰动摇了石油美元的根基。那么未来几十年的能源体系变革期,正是美元霸权地位出现滑坡、新的全球货币有望崛起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我国在经济体量上是最接近美国的国家,同时在新能源产业链的光伏、风电、特高压、电动车等领域都做到了全球第一或者可以和美国相抗衡。这就给人民币提供了一个在国际货币擂台赛上挑战石油美元的历史机遇。如果说人民币在此前的任务只是稳步推进国际化,那么在未来几十年的责任与担当就完全不同了,是要抓住全球能源体系变革的机遇,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化属性的“绿色能源人民币”。这就是“双碳”目标的第三重战略意义,也是最为长远、复杂和艰巨的任务。
上述三重战略任务依次由近及远、由浅及深、由易及难。对于第三重任务,国内金融界尚未得到充分的讨论和重视。大国博弈是全方位的竞赛,金融是其中最具挑战性的赛场。人民币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实现其战略任务,成功打造“绿能人民币”,无疑将帮助国家在金融赛场上拿下重要一分,而且随着石化能源和绿色能源之间的此消彼长,时间将站在我们这边。但如果人民币没能在这一轮能源体系变革中有所作为,让美元顺势从“石油美元”过渡到“绿色能源美元”,那以后再逆势翻盘的难度就更大了。在当前西方各国对俄金融制裁的情况下,我国着力打造“绿能人民币”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所以,金融界在“双碳”目标下的最大使命,是打造全球性的“绿能人民币”。
二、复盘石油美元的诞生历程
打造绿能人民币,最核心的是让人民币成为全球绿色能源产业链的主要结算货币。实现这一步之后,随着绿能产业链的扩张与延伸,人民币在整个国际结算当中的比重也会相应提升,逐步形成全球化的人民币结算体系,进而成为各国的主流储备货币之一。其中,第一步争夺绿色能源的全球主结算权是难度最大的。当然,美元也并非天然就是石油的结算货币,通过复盘石油美元的诞生过程,我们可以大致看清打造“绿能人民币”的方向在哪里。
1971年,美国宣布终止按照35美元一盎司的比价向市场兑换黄金的义务,二战后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此解体。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怎么确保国际货币体系能够依然以美元为核心呢?1973年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让美国找到了答案。当时,11个阿拉伯产油国为了从欧美石油公司手中争夺国际原油的定价权,联手提高原油价格,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美国陷入了长达多年的滞胀。美国在深刻认识到了石油对现代工业的控制力后,开始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斡旋来把美元和石油捆绑起来。1974年8月,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签署了秘密协议,沙特将美元作为出口石油唯一的定价货币;而美国则向沙特出售军事武器并保障沙特的国土安全。由于沙特是全球第一大石油出口国,欧佩克其他成员国只能跟随沙特接受了这一协议。从此,美元成为了全球石油贸易唯一的标价与结算货币,石油美元体系正式建立。随后,原油期货的诞生则让石油定价权和美元体系更加深度绑定,石油美元的地位就更进一步稳固。
复盘石油美元的诞生过程,可以发现石油美元并不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而是由一系列客观条件叠加美国的主动作为才得以实现的。
客观条件方面,一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解体,但是国际货币体系仍以美元为核心,美元依然是第一大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二是美国拥有全球最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举足轻重;三是沙特作为手握世界石油储备2/3的欧佩克的实际领导者,是打造石油美元的“关键先生”,而且恰好沙特自身综合实力不强,和美国又有较深的历史渊源,在区域大国环伺的背景下需要美国的庇护。这三个方面的客观条件,人民币都不具备。因此人民币争夺绿色能源的全球主结算权就不可能像石油美元那样毕其功于一役,而只能是先谋求单点突破,再通过持久战把局部优势扩大到全球优势。
美国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创新性的把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基础,从币值稳定性(挂钩黄金)转化为结算依赖性,很好地回避了“特里芬难题”。货币的三大功能分别是作为价值储藏载体、交易支付媒介以及记账单位。如果说黄金美元是基于价值储藏的功能,那么石油美元就是基于后面两项功能。这也是我国通过把人民币打造成“绿能人民币”来晋升全球储备货币的逻辑基础。二是使用外交手段解决了货币金融问题。石油危机使美国陷入长期滞涨,进一步削弱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当时部分欧佩克成员开始寻求以黄金结算石油贸易,部分产油国已经与日本、德国签署了以日元和马克结算的双边贸易协议。而美国政府通过外交手段,把美国的经济、军事优势都转化成了货币优势,最终实现了大逆转,有效巩固了美元霸权。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打造“绿能人民币”不只是金融界和金融管理部门的任务,需要多方形成合力方能成功。
三、 人民币要争夺哪些战略资源的主结算权?
绿色能源主要以清洁电力为载体,整个产业链包括新能源发电、电力传输、存储与使用等环节,代表性产业分别是光伏发电、风电、动力电池。这几个代表性产业的核心自然资源不再是石油、天然气等燃料,而是锂、钴、镍、铜等有色金属。这些有色金属都是传统的工业原材料,属于周期品;但是在绿能时代,就作为电力存储与传输材料的关键元素而跻身战略性矿产资源之列。
比如锂,又有“白色石油”之称,因为在当前动力电池的两大技术路线——磷酸铁锂和三元(镍钴锂)当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成本占比很高。锂占三元正极材料成本约30%-40%,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成本约60%-70%。全球的锂矿资源主要集中在澳洲和南美洲。按全球的供应量来看,澳洲锂矿占比为50%,南美盐湖占40%,中国的盐湖和矿山共10%。而从储藏量来看,南美洲的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三国的盐湖则占据了全球已探明的70%锂资源。因此该地区也被称作“锂三角”,是下一个“海湾地区”。
钴作为稀有金属,同样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需原料。全球已探明的钴资源储量仅740万吨,而且分布较为集中。非洲刚果金的储量是360万吨,占全球钴储量的50%;排名第二的是澳大利亚,全球储量占比约18%。我国作为全球钴最大的炼化和消费国家,却严重缺乏钴资源,严重依赖海外进口。
镍也是制造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材料。全球镍的储量区域分布较为集中,镍储量占比的前三大国家分别是印度尼西亚(23.6%)、澳大利亚(22.5%)、巴西(12.4%),合计约占全球镍储量的60%。全球镍矿生产的集中度也较高,其中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俄罗斯三个国家约占全球镍矿产量的56%,而中国镍矿的储量和产量仅分别占全球的3%和4%。
铜是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所必需的关键材料。铜的储量相对丰富,其中拉美地区是核心供给产地,其中智利和秘鲁两个国家的储量超过世界铜矿总储量的37%。智利和秘鲁同样是全球前二的铜矿生产国,在产能全球前十的铜矿矿山中各占三家。
上述几个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全球分布主要集中在几个地方:南美、非洲、东南亚,但中国除了铜矿以外,其他的储藏量都不大。而我国作为动力电池、风电设备的主要生产国,已经占据了全球锂、钴及其他原材料精制加工80%的市场份额,那么掌握这些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供应链就尤为重要。
事实上,中国企业已经在海外布局多年,争夺这些矿产资源。比如在锂资源方面,全球销售额前6家锂资源企业中,有3家是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在智利、澳大利亚、阿根廷、墨西哥、巴西等国已经控制了不少锂矿资源。钴资源方面,中国的钴储量只占全球储量1.11%,但是已经控制了全球钴产量的90%,主要是因为刚果金的钴矿绝大部分都握在中国手里。目前,刚果金有19座钴矿,其中15座都由中国公司开采和运营。中国企业掌握了大量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就为人民币争夺这些矿产品的主结算权创造了条件。
四、 人民币争夺主结算权要怎么走?
当前锂、钴、镍、铜的国际贸易主要是以美元来结算,而要把这些矿产品的结算货币由美元变为人民币,需要政府形成一整套推动方案。
一是在微观主体层面,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国际贸易选择哪种货币进行结算是买卖双方的市场行为,而卖家是否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是其中的关键。恰好中国企业已经在锂、钴等材料的源头已经占据了不少市场份额,这些卖家很多都是国内企业在海外收购或者成立的中资矿产企业,那么在企业动员方面就便利了很多。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引导这些中资矿产企业与国内的交易采取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在中美竞争与摩擦将长期共存的情况下,采用美元结算就意味着整个贸易都处于美国的长臂管辖范围之内,国际制裁风险已经是这些海外企业必须高度关注的风险因素。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可以针对某家企业以及企业高管动用司法手段,甚至是跨国引渡;为了打击俄国,可以联合西方各国发起史上最严厉的、全方位的制裁。在中国的新能源发电、动力电池产业已经远超美国的情况下,美国是否会采取同样的手段来打击我国的代表性企业?这已经是产业链上各家企业需要关注的风险。
二是在政府协作层面,与出口国政府建立更加紧密的人民币结算机制。截止目前,我国已经和智利、阿根廷、印度尼西亚等国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人民币清算安排合作备忘录或者促进本币使用合作谅解备忘录。同时,人民银行也在这些国家指定了人民币清算银行,通常是四大国有行的海外分行。这都为我们推广人民币结算打下了一定的制度基础和硬件基础。为了帮助在海外的中资矿产企业改善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法律制度环境,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结算机制、提供更加便利的人民币清算服务。
三是在汇率管理方面,把这些资源国的货币提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我国的外汇管理体系中,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刚果金、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货币都属于小币种。这在过去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时代是合理的;而在“双碳”经济时代,这些国家的货币将是战略资源品货币,必须更加重视,比如在汇率报价方面要提供更多的便利。另外,我们要推动这些矿产品交易更多采用人民币结算,还有必要保持人民币对出口国货币的相对稳定和适当强势。
四是在人民币使用场景方面,探索在这些资源国建设离岸人民币市场。出口企业如果在拿到人民币之后就兑换为美元,那么人民币结算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要在这些资源国建立起离岸人民币市场,企业可以用人民币进行理财、投资以及更加广泛的贸易结算,人民币再回流国内,形成循环流动的格局。这背后就需要我们在各个产业领域加强与这些资源国的合作,在生产、经营、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合度越高,人民币使用场景就越多越普遍。
五是在外交、国际组织、军事等方面形成合力,助推人民币争夺绿能战略资源的主结算权。争取绿能战略资源使用人民币结算,本质上就是抢夺美元的市场份额,因此一定会受到美国在各个方面的阻挠。美国可以综合利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影响力来打造石油美元,也会采用同样的方式来维护石油美元的地位。我国同样要综合利用各方面的影响力,来为人民币争夺主结算权创造更多条件和保驾护航。我国近年来努力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上合组织、亚投行、RCEP等都可以发挥相应的支撑作用。在外交方面,我们有必要对核心资源国进一步提升外交关系的级别,以增加政治影响力。
六是大力发展绿能产业的衍生品市场,成为全球定价中心。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导致国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催生了石油期货的产生。石油期货的发展又形成了石油现货的价格发现功能。而石油期货又是以美元作为交易货币,因此又进一步巩固了石油美元的地位。同样的,人民币争夺绿能产业核心资源以及核心产品的主结算权,就不只是在现货市场上发力,同样要在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市场一起发力,双管齐下。而锂、钴、镍等新能源金属的衍生品正成为全球期货交易所争夺的对象。就在2021年5月-7月间,CME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我国无锡不锈钢电子交易中心和伦敦金属交易所先后推出了锂期货合约。截至目前,无锡不锈钢电子交易所已经覆盖了碳酸锂、钴、镍的期货产品。新能源金属的衍生品市场才刚刚发展,我国务必要凭借在市场规模、产业链等方面的优势,率先抢占市场份额,打造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金属期货市场,就可以牢牢控制住这些新能源金属的定价权。
五、我国金融机构的责任与机遇
打造绿能人民币不只是政府的任务,同样是金融机构的历史使命。而金融机构在承担应有责任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抓住“双碳”时代的机遇。我国金融机构在支持打造绿能人民币方面是大有作为的,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金融支持国内企业收购全球的新能源矿产资源。随着新能源相关产品链的发展,我国对上游新能源矿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推动更多的中国企业收购智利、澳大利亚、阿根廷、墨西哥、巴西、刚果金、印尼等国的新能源矿产资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必然产生相应的金融需求,但是这些业务要面临复杂的行业风险、技术风险、国别风险、汇率风险和操作风险等等,要求金融机构具有充分的行业认知能力、技术辨别能力和丰富的业务经验。国内有相应支持能力的银行并不多,并且主要集中在开发性政策性银行以及国有大行。这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多的银行积极支持国内企业出海收购新能源金属矿产资源。
二是扩大汇兑币种的范围,提升外汇结算的便利性。首先,在汇兑业务上加大对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刚果金、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货币的支持。目前商业银行的汇兑业务以美元、欧元、英镑和港币为主,还是延续出口导向阶段的货币品种,而小币种的汇兑服务相对欠缺且仅由部分大行提供。这样的金融服务基础是不能支撑起绿能人民币战略的。如果我国的商业银行能普遍支持人民币与这些资源国货币的直接兑换与汇付,就可以进一步衍生出供应链金融等服务。这些都是本币结算或者人民币结算所必备的底层金融服务。其次,进一步拓宽银行的结算账户体系。此前因业务需要开立多个外币账户,且每个账户都要单独进行记账、对账管理,财务工作多、压力大。建议全面推行使用一个账号管理多个币种资金包括资源国家的货币,通过这种模式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本外币资金统一管理的便利。
三是进一步完善海外人民币结算的基础设施。鼓励海外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首先要在当地有充分的人民币结算的基础设施,包括要设有人民币清算行,以及当地金融机构支持人民币汇兑业务。我国在和他国签署人民币清算合作协议的同时,都会指定相应的人民币清算银行,目前通常是四大国有行的海外分行。但仅此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鼓励国内商业银行更多的在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刚果金、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开设分支机构或者寻求代理行,建立起更完善的人民币跨境服务网络。
四是金融支持新能源金属期货市场做大做强,掌握全球定价权。商品期货市场要想得到快速发展,同样需要金融支持。建议拓宽银行在金属交易和代客商品交易的范围,通过积极参与新能源金属商品期货交易,提升对新能源金属商品期货的定价能力。同时,可以探索发行相关金属商品的金融理财产品,满足高风险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但需要密切跟踪关注市场价格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因素,注意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匹配度。
原文标题 : 人民币重新寻锚:绿能货币与双碳中国的金融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