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可谓“集大成者”,通过将功能部件如CPU、存储器、I/O端口、时钟、A/D转换、PWM等,以及SPI、I2C、ISP等数据传输接口整合,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多年来,随着MCU功能不断地改进、性能不断提升,MCU在消费电子、计算机与通信、工业、汽车和物联网等领域稳扎稳打,成为控制“中心”。
MCU技术发展进程可大概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单片机发展的初级阶段(1971年-1976年):1971年11月Intel公司率先设计集成度为2000只晶体管/片的4位微处理器,并配有RAM/ROM以及移位寄存器,构成了第一台MCS-4微处理器,而后,其他公司相继推出8位MCU。
第二阶段:单片机的低性能阶段(1976年-1980年):1976年Intel公司推出MCS-48系列,采用8位CPU、8位并行I/O接口、8位定时/计数器、RAM和ROM集成于一块半导体芯片上的单片结构,其功能可满足一般工业控制和智能化仪器、仪表的使用。
第三阶段:单片机的高性能阶段(1980年-1983年):相比于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高性能8位单片机普遍带有串行口,有多级中断处理系统,多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并且RAM、ROM的容量加大,个别还存有A/D转换接口。
第四阶段:16位单片机阶段(1983年-80年代末):1983年Intel公司推出了高性能16位单片机,采用最新的制作工艺,使芯片集成度高达12万只晶体管/片。
第五阶段:单片机的全方位高水平发展(1990年代):单片机在集成度、功能、速度、可靠性、应用领域等全方位的向更高水平发展。其应用覆盖测控系统、智能仪表、机电一体化产品、智能接口、智能民用产品中,其多机应用系统可分为功能集散系统、并行多机控制系统及局部网络系统。
MCU作为通用电子产品的基础部件和心脏,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非常重视国产MCU的发展,在积极重点扶持有专业特色的MCU企业,有望经过3—5年发展,整合成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与外企一争高下,中国的MCU正在逆袭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好。
由工采网代理的爱普特MCU产品系列均是基于国产RISC-V内核及自研的微处理器IP库进行研发设计,每个系列产品均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和需求具有特色的性能创新点,相关指标及可靠性可媲美国际先进水平。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品质,每一颗MCU均经过严苛的产品测试验证和全面的可靠性测试,以确保产品的高品质交付。目前,全系列产品均实现了于国内先进工艺55nm/40nm工艺制程上量产,进一步实现了产品在功耗、性能和成本的最佳组合。
其中值得推荐的APT32F110X系列基于RISC核架构和自研的IP库研发设计的全国产MCU,同时该系列还具备内置多路通用及增强型定时器,可实现灵活的 PWM 输出,同时具有DMA和高速SPI通讯接口,可以驱动TFT显示屏幕,还能支持LCD/LED/Touch功能,功耗低至1uA等性能。
APT32F110X系列特性:
· 高可靠性:ESD HBM ±4KV,EFT±4KV动态,宽电压高信噪比,动态CS10V
· 支持硬件CRC,硬件除法器
· 多达44个GPIO,均支持外部中断
· 10个大电流驱动管脚
· 强大的PWM功能,支持互补带死区模式
· 支持RTC功能/DMA功能/IP模块互联触发
· 支持19路12位ADC,支持2路模拟比较器
· 支持8*26或4*30 LCD驱动,支持8*10点阵LED驱动
· 丰富的外设,支持I2C / SPI / UART / USART / SIO
· 支持Touch Key功能,硬件触控,环境自适应,低功耗
与此同时,每一颗MCU均经过三温测试验证,以确保产品的高品质交付。目前APT32F110X系列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电、工业控制、物联网、消费电子、消防、医疗电子等领域。
有需要的欢迎联系洽谈:19168597394 (微信同号)欢迎行业客户获取APT32F110X系列更详细datasheet、报价、可申请免费样片等更多产品信息。
原文标题 : 国产MCU发展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