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厂商纷纷涌入,东南亚地区成为波动“焦点”

Ai芯天下
关注

前言:

从中美贸易争端开始到今天,全球产业链正在重新布局已经成为一项共识。

东南亚半导体产业虽然处于产业链低端,但在全球芯片产业链分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诸多因素叠加下,全球半导体产业也正面临着新的波动,东南亚地区成为波动的焦点。

作者 | 方文三

图片来源 |  网 络

AI芯天下丨产业丨半导体厂商纷纷涌入,东南亚地区成为波动“焦点”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转移

从2022年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在下滑,到2023年的1月,又一次创下了历史新低。

从最近一年多的数据来看,工业产能正在向东南亚转移。而且转移的速度正在加快,而印度2021年的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在7%左右。

我国虽然是工业制造大国,但不是工业制造强国,才能的转移对中国的整体经济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成本的提升,加速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步伐。

东南亚其他国家也一样,尤其是他们落后的半导体技术,希望引进新的企业带动当地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

经过西方半导体科技巨头在西东南亚地区的建厂测试,在该地区发展有更高的利润空间。

苹果计划在2030年,将中国30%以上的产能以往东南亚,他们不但要借助于芯片法案制裁中国半导体的发展。

当美国芯片行业在1960年代首次开始将制造能力离岸到亚洲以降低成本时,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成为首选目的地。

如今,他们拥有半导体制造、封装和测试集群。英特尔、格芯和联合微电子等芯片制造商都在东南亚设有工厂,并计划进一步扩张。

应用材料公司去年 12 月启动了[新加坡 2030]计划,以加强其在这个城市国家的制造和研发能力。

这些美国设备制造商在东南亚已有制造业务,但现在尴尬的是该行业目前正处于周期性低迷期。

AI芯天下丨产业丨半导体厂商纷纷涌入,东南亚地区成为波动“焦点”

东南亚国家将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的受益者

美国为压制中国制造业优势,将采取措施推动制造业从中国撤离,东南亚由于其特殊位置和潜力,将是承接制造业自中国外流的主要区域。

而从中国角度看,与其持续面临着美国对华包括高关税在内的各种经贸限制,不如先行把产业链布局至东南亚,从而获得经济主动性。

在中美两国的共同作用下,东南亚将成为中美战略竞争所引发的全球链变最主要的获益第三方。

中美贸易战的爆发进一步强化了对于这一观点的判断,有论者认为中美贸易战会进一步激发制造业向东南亚国家的转移。

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菲律宾和印度等国家正从半导体行业的全球重新排序中受益匪浅。

AI芯天下丨产业丨半导体厂商纷纷涌入,东南亚地区成为波动“焦点”

地缘政治因素推动的全球链变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增加,原有塑造三链布局的各个变量发生新的改变。

尤为复杂的是,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等链条并不能单独存在,而是彼此交织、相互塑造,共同构筑了纷繁复杂的全球链条体系。

在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地缘政治通常属于外部影响因素,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但不是内生的关键因素。

国家间因为各种地缘政治因素而在产业链和供应链等领域更加展开合作,包括政府友好、结盟需要等。

国家间因为地缘政治因素在产业链等领域存在竞争、甚至是对抗关系。

一方对另一方实施技术封锁、排斥直接投资、提高关税以及通过规则限制双边经贸往来等。

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将为东南亚的芯片行业发展制造重大契机。[印太经济框架]其中的一项关键内容就是确保芯片等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

美国借此积极鼓动在中国的半导体供应链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

在美出台[印太经济框架]拉拢东南亚国家之际,欧盟也在力促与东盟在经济和安全保障方面加强关系,积极重构供应链,推动 [友岸外包]。

随着全球经济、世界政治以及国际关系的深度变革,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正在经历着重大调整,原有的地理分布、利益分配和产业分工都在发生快速变化。

AI芯天下丨产业丨半导体厂商纷纷涌入,东南亚地区成为波动“焦点”

乘着半导体供应链转变的洪流

细数东南亚各国,新加坡的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和友好的商业环境使其成为天然的首选停靠港。

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拥有熟练的劳动力和人才基础,可以为复杂芯片的后端制造提供支持。

全球估计有15%-20%的被动元件是在东南亚制造的,东南亚也是科技公司重要的测试和封装中心,占全球半导体封测市场的27%。

东南亚国家的芯片市场规模2020年约为270亿美元,预计将在2028年达到约411亿美元。

过去几十年,东南亚通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促进出口和融入全球价值链,进入了半导体制造业。

如今,东南亚各国正在持续吸引大量外资的投入,东南亚半导体生态系统的未来似乎充满着希望。

鉴于目前的地缘政治压力,美企在东南亚的业务在增加。

三星、英特尔、格芯和联电等半导体厂商都在东南亚设有工厂,并计划在那里进一步扩张。

全球电子产业链发生分流与迁移

近段时间来,美国主要芯片设备制造商不断将在中国的业务转移到东南亚,表明美国出口管制加速了世界两大经济体的科技脱钩。

美国策动的[大国战略竞争]造成的[选边站]压力和重塑东盟[中心性]地位之间的张力,将进一步挑战东盟韧性。

作为东盟的大国,印尼成为2023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并确定了[东盟事务:增长的中心]年度主题,这锚定了东盟在后疫情时期所面临的现实。

在这一主题下,加强东盟能力和有效性、东盟的团结、东盟中心地位以及促进东盟作为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已成为东盟努力的方向和重点。

追溯产业波动的背后推手,除了人口红利和成本的关键因素外,在国际地缘冲突、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作用下,保障供应链安全已逐步趋向共识。

从而进一步催化了全球电子产业链分流、迁移、波动与调整。

一系列波动加速半导体厂在东南亚寻求中国替代,以填补美国试图将中国大陆与芯片市场割裂开来造成的供应空白。

在这个过程中,包括各行业巨头在内的众多玩家纷纷在东南亚地区布局,同时中国部分半导体产业链环节逐步迁至东南亚。

AI芯天下丨产业丨半导体厂商纷纷涌入,东南亚地区成为波动“焦点”

实际承接境外投资没有明显增长

从2018年到2021年的数据看,东南亚国家的出口总额在2018年达到一个高峰后有所下降,出口增长对比中国略有劣势,没有获得明显的贸易转移,承接境外投资方面也没有明显增长。

究其原因,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的调整动因包括经济因素、地缘政治因素、机制变化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四个方面,东南亚地区在各方面均存在不足。

地缘政治上,当前全球链已经不仅是经济问题,而被权力化和安全化,各国和大型企业都在致力于将产业链进行缩短、多元化,并尽量多在盟友国家进行布局。

全球经济机制上,美国对南亚、东南亚地区的考量是政治高于经济,东南亚地位比较靠后。

结尾:

东南亚对于全球芯片供应链更多是补充选项而非替代选项。

而资本的价值本身就是逐利,更何况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大资本,他们一直在全球寻找更适合赚取暴利的地方。

部分资料参考:半导体行业观察:《芯片大厂奔赴东南亚》

       原文标题 : AI芯天下丨产业丨半导体厂商纷纷涌入,东南亚地区成为波动“焦点”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