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李嘉诚”叫板国泰航空

巨潮商业评论
关注

文 | 老鱼儿

编辑 | 杨旭然

那个不讲英语就不给客户毛毯的国泰航空,最近又出事了。

根据香港媒体本月26日的报道,国泰航空一架计划飞往美国洛杉矶的CX880航班,原定于当天凌晨0时05分起飞,事发时乘客均已上机,但机组人员发现飞机水缸漏水。

从现场视频可见,事发时机上一个水箱不断喷出水柱,机身多处不停滴水,部分整排渗水甚至喷水。国泰随后在官方回复中证实,该飞机“其中一个水箱在注水期间出现泄漏,须延迟启程,水箱泄漏因损坏而致。”

这已经是三天之内国泰航空的第二次飞行事故。6月24日凌晨,同样是CX880航班起飞时因信号异常中止起飞,并返回停机位,随即打开紧急逃生梯,进行紧急疏散,造成了11名乘客受伤。

CX880航班异常中止飞行现场

消防部门回应称,当天该飞机12个轮胎全部爆胎或漏气,消防人员以热能探测器测量起落架轮胎的温度,发现高达100度。

先是在“毛毯风波”中侮辱大陆乘客,引起轩然大波,再就是连续出现飞机事故,影响航空公司最重要的安全形象。给人的感觉是,负面频出的国泰航空是不是该彻底凉凉了。

但实际的情况可能并非如此:至少在香港,国泰的基本盘实在太稳。

01

负面一直出,生意很火爆

闹心的继续闹心,赚钱的继续赚钱。

在6月24日的事故新闻中,我们关注到一个细节,机上载有293名乘客。

这个CX880航班使用的是波音B777-300ER机型,共有340个客座。也就是说,具体到这趟航班,其客座率高达86%。

这些数字是什么水平呢?对比大陆几家头部航空公司。南方航空5月份客座率为75%,中国国航为68%,中国东航客座率为70.03%,可以说被国泰航空大幅领先,唯有春秋航空的87.84%客座率要更高一些——这还是用低价票换来的。

而且国泰航空的高客座率数字并不只是偶然这一天。根据国泰航空在港交所的每月公告显示,国泰航空5月份客座率达85.1%,4月份是86.9%,3月份更是高达90.4%。

更让人出乎意料(甚至是有些令人沮丧),许多人都认为毛毯风波出现之后,国泰航空的经营情况会受到影响,可是在5月份,国泰航空载客量仍然高达141.7906万人次,甚至比4月份的138.1073万人次增长了超过3万人次。

再看国泰航空的股票表现。5月23日毛毯风波爆出之后,国泰航空股票在6个交易日内有5日下跌,从7.62港元跌至7.08港元,跌幅为7.09%。但此后,国泰航空股票迅速反弹,并持续上涨至目前的8元以上,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这段时间的市值规模反而比毛毯风波时增长了10%以上。

国泰航空股价表现(2023年1月至今)

也就是说,闹心的继续闹心,赚钱的继续赚钱。翻开国泰航空的年报,2022年其取得455亿元收入,其中有67.51%的营业收入来自中国市场。

很多因为毛毯事件刚刚对国泰航空有所了解的人,也许对这家香港最大的航空公司并不熟悉。实际上,只有到过香港才会明白,为什么它能够在各种负面信息的冲击中坚韧不倒。

国泰航空成立于1946年,是目前香港历史最为悠久的航空公司。这家航司有着非常中国化的名字,但其实一直是外资公司。迄今为止,英国太古集团仍是国泰航空最大的控股股东。而且多年以来在香港长期处于没有对手的状态。

此前,香港还有港龙航空、香港快运航空和香港航空。但港龙航空和香港快运航空分别先后被国泰航空收购,只剩下香港航空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勉强生存,挑战国泰航空几无可能。

国泰航空目前约占到香港航空市场份额的80%。也就是说,只要在香港坐飞机就有80%的概率坐上国泰航空的班机。不是人们不想选,而是大家没得选。

不过,这样的垄断地位,开始面临来自“深圳李嘉诚”——黄楚标的挑战。

02

深圳李嘉诚,香港航空梦

业界普遍关注的是大湾区航空会不会动国泰航空的蛋糕。

黄楚标祖籍汕头潮南,3岁随父母迁居香港。改革开放后,黄楚标前往深圳创建东海集团。

20世纪90年代,东海集团在深圳拿下了大量优质土地储备,开发了“东海花园”,“东海国际公寓”等高端楼盘。由于在房地产行业的成绩斐然,黄楚标有“深圳李嘉诚”之称。

黄楚标还是深圳企业家团体“同心俱乐部”的骨干成员,担任俱乐部常务副主席的职务。该俱乐部的成员个个鼎鼎大名,常务副主席包括马化腾、王传福、王卫等人。

尤其是顺丰创始人王卫,后来还在黄楚标的航空业务上助力不少。

2002年11月,黄楚标成立了东海航空,这是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的民营航空公司。根据东海航空官网显示,东海航空2006年9月19日首次商业飞行,2014年3月12日开始客运运输业务,2017年12月开启国际客运经营业务,2018年5月开通洲际航线。截至目前,公司拥有23架波音737-800型客机,约2500人。执行93条航线,通达54个城市。

东海航空是国内数家中外合资民营航司

而且,东海航空还是目前国内少数从未发生过控股权变化的民营航空公司,这意味着创始人对行业长期始终如一的看好,以及足够的财力支持。

不过,成长于香港,发展于大陆的黄楚标,更大的视野远不止于东海航空。

2010年5月24日,黄楚标注册了自己的第二家航空公司,曾先后更名为东海航空(香港)、香港紫荆航空等,最后在2020年7月8日确定为大湾区航空(GBA)。

2022年2月21日下午,香港空运牌照局宣布向大湾区航空公司颁发运营牌照,有效期为五年。大湾区航空成立之初,黄楚标还拉来了王卫作为董事来帮场子。

2022年7月23日,筹备运营两年之久的大湾区航空迎来首航,正式营运载客航班。其HB660航班从香港国际机场T1起飞,前往泰国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全程2小时50分。

大湾区航空的起飞,对全球航空业来说意义重大。因为自疫情暴发以来,全球航空业遭遇行业“冰点”,不少航空公司宣布破产倒闭或被兼并收购。而大湾区航空选择在疫情中启航,当时被认为是业内难得的逆市之举,给黑暗中的航空业带来了一丝火种。

不过,业界普遍关注的是大湾区航空会不会动国泰航空的蛋糕。有舆论就认为,大湾区航空会成为独霸香港的国泰航空的最强对手。

03

大湾区上空,航司新势力

用“国泰”打败“国泰”。

大湾区航空其实从未宣称过自己是国泰航空的对手,而是将自身定位介于全服务航司及低成本航司之间的“价值航司”(valuecarrier),表示“主要针对休闲旅客,以更低的成本和相对经济的价格为公众提供更多选择。”

虽然与国泰航空的定位有所区别。但若有若无之间,黄楚标还是显示出了争霸香港蓝天的野心。

首先,大湾区航空的入局时间,是国泰航空的最虚弱的时期。三年来,国泰航空经营层面也遭受了巨大冲击:2020年,国泰航空归母净利-218.76亿港币;2021年,国泰航空归母净利-61.23亿港币;2022年,国泰航空归母净利-71.62亿港币。

三年累计亏损351.61亿港币。几乎亏掉了2010年以来所有的净利润。

其次,面对最为虚弱的国泰航空,大湾区航空正试图用“国泰”打败国泰。

2021年1月4日,大湾区航空委任在2020年10月已结束营运的国泰港龙的行政总裁丘应桦,担任其董事、行政总裁职务。之后,又引进拥有40年航空经验、曾在国泰航空公司担任不同管理职位的许汉忠为行政总裁。以及,包括前国泰港龙的航空服务、工程部主管及飞行训练中心总经理等管理层,也纷纷加入了大湾区航空。

显然,黄楚标“师夷长技”的意味非常明显。

第三,大湾区航空申请经营来往香港104条航线,包括来往内地的48条航线,其余则为日本、韩国及泰国等国际航线。这些航线与国泰航空也都多有重合。大湾区航空预计于2026年将共有超过30架波音737-800飞机投入服务。2023年2月9日,为进一步扩大其业务范围,大湾区航空拟订购15架波音737MAX9。

种种迹象表明,“深圳李嘉诚”不仅只想在深圳做李嘉诚,还是想在香港大展拳脚的。

所以,在大湾区航空筹建之际,国泰航空也曾经穷极各种手段,阻挠黄楚标的“香港航空梦”。比如,香港方面本来计划在2021年12月底举行闭门听证会,商讨大湾区航空的相关事宜。国泰航空方面则又突然申请了28天时间,称要准备反馈文件,致使大湾区航空获得执照时间推迟。

大湾区航空原计划在2021年国庆时首航,后推迟至2021年四季度,后来又推迟到2022年下半年。不过,最终黄楚标还是站到了香港航空界的舞台上。

黄楚标多年来执着于航空事业

综合多种因素,大湾区航空似乎比国泰航空更加适合香港地区新的政治环境。

2019年,国泰航空被爆出有众多员工参与“港独”罢工,有员工竟然还泄露香港警队人员的个人航班信息,妄图让那些暴力分子去骚扰警方。相比之下,黄楚标是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立场方面远非大股东仍是英国资本的国泰航空可比。

04

写在最后

当然,在商业世界中,最终的分配结果仍然要靠实力。

目前初生牛犊的大湾区航空,还远达到不怕国泰航空这只“大老虎”的程度。但是,如果一个行业之中,只有一个企业一家独大,那无论这个企业摆出何等的低姿态,终究是无法真正平视消费者,这是由供需关系和资本的逐利性决定的。

闹得沸沸扬扬的“毛毯风波”看似偶然,实则是香港航空业长期垄断之后的必然。

所以,对于消费者而言,还是应该期待黄楚标可以成功挑战国泰航空。因为只有消费者能拥有用脚投票的权利,才真正有机会赢回尊敬。

本文系巨潮WAVE原创

       原文标题 : “深圳李嘉诚”叫板国泰航空|巨潮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