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我们在中国有自己的后端,这样我们就可以解决中国客户对供应安全方面的担忧。
德国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英飞凌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约亨·哈内贝克 (Jochen Hanebeck)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公司正在中国本地化生产商品级产品,以寻求与中国买家保持密切联系。
“中国客户要求对那些难以更换的部件进行本地化生产,”哈内贝克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将部分产品转移到中国的代工厂,我们在中国有自己的后端,这样我们就可以解决中国客户对供应安全方面的担忧。”
哈内贝克并未透露在中国生产的具体目标,他表示:“这实际上取决于产品类别和市场的发展。”
英飞凌是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其产品用于微调电动汽车、数据中心和其他设备的电力使用。其生产集中在德国、奥地利和马来西亚。
中国正在全国范围内努力提高国内半导体产量。比亚迪等汽车制造商正在增加从中国供应商的采购。
“如果你考虑一下汽车或高端太阳能的复杂逆变器,就会发现它非常非常复杂,需要优化很多参数,”哈内贝克谈到他的公司与中国同行相比的优势时说道。“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在多维参数空间中的创新来脱颖而出。”
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于下个月重返白宫,承诺对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哈内贝克表示,芯片供应链本地化不利于市场增长,“但我们必须承认,半导体正成为全球许多政府的战略目标。”
电动汽车和工业设备需求疲软。英飞凌截至 9 月的财年合并净利润下跌 59%,至 13 亿欧元(13.7 亿美元)。“我们预计,我们所说的‘去库存阶段’将贯穿整个财年上半年,”哈内贝克在谈到市场走向时表示。“我们预计,在本财年下半年,去库存阶段将结束,并恢复正常的订购行为。”
该公司将在截至 2025 年 9 月的财年投资约 25 亿欧元,以增加在德国德累斯顿和其他地方的产量。
耗能巨大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为高效功率半导体提供了新用途。英飞凌上财年的人工智能相关销售额翻了一番,达到 5 亿欧元。哈内贝克表示,这一数字将“在未来两年内突破 10 亿欧元大关”。
根据英国研究公司Omdia的数据,截至2023年,英飞凌的功率半导体市场份额为21%。日本企业在这一领域具有一定优势,但市场份额相对较小。日本政府正在提供补贴,支持增加功率半导体生产的投资,同时也帮助 Rapidus 生产尖端芯片。
哈内贝克表示,虽然政府资助可以“帮助加速和拓宽”发展,但“必须具备基本的经济意识和商业模式,否则我认为从长远来看它是不可持续的。”
面对全球半导体行业需求疲软与市场周期波动,英飞凌2024财年总营收达149.55亿欧元,同比下降8%。这一下滑主要受全球经济低迷和工业应用需求不振的影响。然而,汽车电子事业部(ATV)是唯一逆势增长的部门,凸显了汽车电子领域的韧性和潜力。尽管全年营收未能重现2023年的高点,但在全球经济下滑的环境中,英飞凌依然展现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相比之下,其毛利率和净利率的表现则略显疲软。
作为英飞凌2024财年唯一实现增长的事业部,汽车电子事业部(ATV)全年收入增长2%。其中,电动汽车(xEV)和自动驾驶(ADAS)领域尤为亮眼,得益于英飞凌在微控制器(MCU)和智能电源解决方案上的技术优势。
英飞凌CEO Jochen Hanebeck指出,中国市场是增长的核心动力,其在该市场的营收占比从2023财年的25%上升至2024财年的27%。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突破1000万辆,为汽车电子市场注入了强劲的需求。与之相比,欧洲和美国市场则面临疲软,产量持续下降。
在国际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已成为半导体厂商争夺的重要阵地。TI(德州仪器)财报显示,其在中国汽车市场连续两季度实现20%的增长,进一步表明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英飞凌表示,在深耕中国市场的过程中,英飞凌将深入洞察客户需求,不断完善、升级本地化运营举措,持续推动本土业务增长。据悉,英飞凌正在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其中典型的代表是创新应用中心,一方面能够加强Tier 1和Tier 2的合作,另一方面,也可适应OEM车厂对于垂直整合和技术布局的需求。
目前,英飞凌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涵盖了物流、销售以及生产制造等多个方面。去年,英飞凌升级了位于中国(上海)自贸区的物流中心。新成立的销售实体英飞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也于今年1月22日正式运营。英飞凌位于无锡的制造基地也不断丰富产品线并优化产品组合,2023年引入了新一代IGBT模块EconoDUAL 3。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原文标题 : 英飞凌CEO:提升半导体产品在中国的生产比例